文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调研组赴四川省调研

发稿时间:2024-02-03 17:39:50

  为顺应新一轮改革工作的需要,调研总结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绩、存在的困难,研究今后地方深化改革的路径,2024年1月 29日——2月2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院长潘治宏带领调研组,针对“四川省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四川省绵阳市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发展”等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并与成都市委改革办进行座谈交流。四川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宋光辉,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吕芙蓉,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副主任舒新华,成都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改革办主任黄朝阳,绵阳市副市长、涪城区委书记邓辉参加了相关座谈或调研。

  1月30日—31日,调研组针对四川省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先后赴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务服务中心、天府生物城政务服务中心、四川自贸试验区青白江片区政务服务中心调研参观,并召开专门座谈会。

  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是四川省委2023年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探索以清单式批量授权和精准政策支持,加快破除制约试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增强试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吕芙蓉表示,去年以来,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主要在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基地)、自贸区等开展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优化四川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推进此项改革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便民利企,坚持与市场相结合,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计划到2024年,达到实现示范引领全省覆盖、实现办事不出园区,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加紧密结合。

  潘治宏代表课题组对四川省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予以高度评价。他表示,在深圳、浦东新区等地开展的综合授权改革和四川推进的集成授权改革试点是改革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体现,正在成为推动改革的新模式。以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为代表的四川省多项改革在四川省、在各地影响很大。这项改革可以说抓住了推进高质量发展与突破改革瓶颈的关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为迎接新一轮改革,我们应在思想上、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四川园区政务服务集成授权改革可以说在这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在与成都市委改革办的座谈交流中,曾明友对杂志社持续深度关注成都改革、积极推荐成都“开展六项原创性原动力改革推进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深化政务服务12345热线系统集成改革”案例表示感谢。他表示,成都市委领导高度重视改革推进,市委改革办将继续传承四川改革创新基因,按照市委部署,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等,用深层次改革破解难题、用高水平开放激发活力,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他还表示要积极加强与杂志社的交流合作,积极推介、用好《改革内参》《企业改革与发展》等媒体平台和研究平台。

  1月31日-2月2日,调研组赴四川绵阳市,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开展调研。近年来,绵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关于“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的重要要求,坚持创新引领,持续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着力构建具由绵阳特色优势的“4+8+1”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擦亮中国科技城“金字招牌”。

  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改革办主任黄朝阳介绍,绵阳拥有独特的产业文化,有着军工产业的传承,也有未来产业的创新。虽然目前绵阳的产业体量小,但高端制造业企业多,只要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绵阳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黄朝阳表示,绵阳一直是一个富有改革精神的地方,做出了很多原创性改革,希望杂志社对绵阳持续深入关注,一方面把绵阳的好做法进行梳理提炼,另一方面把外面的好经验分享给绵阳,为促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贡献智慧。

  绵阳市副市长、涪城区委书记邓辉感谢杂志社三年来对绵阳市、涪城区的持续关注,并重点介绍了涪城区在创新园区改革方面,尤其是用人制度方面的改革。绵阳经开区创新采用全员聘用制改革,利用“在编人员+社会化招聘+购买社会化服务”的用人模式,进一步调动并激发园区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让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潘治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绵阳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在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等精神和要求方面具有基础和优势,由衷希望绵阳能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中走在全国前列。

  他就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中呈现的“绵阳担当”“绵阳路径”“绵阳经验”及“绵阳探索”等调研感受,对绵阳在创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建议:一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二是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产业链建设中,把创新的盆景变成创新的风景;三是要处理好集体和个体的关系,在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探索如何发挥好企业和企业家精神,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他表示,我社将持续深入研究和宣传绵阳市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助力绵阳改革。

  调研期间,调研组先后来到中国(绵阳)科技城创新馆、中国(绵阳)科技城先进技术研究院、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绵阳天仪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中玖闪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中久大光科技有限公司、624科创中心、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部门负责人徐曦、成都市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姚毅,绵阳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杨世华,绵阳市委改革办副主任姜力铭,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委副书记、四川绵阳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胡段钦,绵阳市园区提质办、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和涪城区、游仙区等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交流和调研。我社副社长蔡文武、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委所研究员李红娟、通联部主任侯新宇,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贾存斗、《企业改革与发展》杂志责任编辑刘霞等同志参加调研活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地方改革创新研究院供稿)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