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

发稿时间:2024-01-19 13:52:21
来源:北京日报理论周刊作者:章百家

  新中国“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主要外交方针政策的制定经典地体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如何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以保障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实现。从新中国外交决策、外交方针的制定和汲取历史经验的角度看,值得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中国在世界上地位作出客观准确的判断,这是制定正确的外交方针政策的前提。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中间地带”理论,对新中国外交具有长期指导意义。

  第二,围绕明确的、可实现的外交目标来制定外交方针。这一目标就是要保证新中国的顺利诞生和国家安全,同时迅速割断同旧中国屈辱外交的联系,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提出的三条方针之后,又加上“礼尚往来”“互通有无”“团结世界人民”三条方针,由此形成完整的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六条方针。

  第三,根据既定的外交方针和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具体政策和可操作的办法。新中国按照三种不同模式来处理与各国的关系: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未经谈判直接建交的办法;对一些愿意承认新中国的亚洲国家和西欧国家,采取经谈判建交的办法;对英、法、美等国则不急于采取行动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

  第四,在贯彻基本外交方针、坚持建交条件和原则的同时,保持一定政策的灵活性和回旋余地。尽管毛泽东事先已估计到美、英、法等国家不会很快承认新中国,但也做好准备,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接受新中国的建交条件,新中国就可通过谈判与之建交。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和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加之稍后朝鲜战争的爆发,这就使新中国“一边倒”的对外关系格局固定化,中共中央决心彻底肃清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影响。

  最后,在外交方针政策贯彻执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战略目标的管理。外交关系从来不是单方面决定的,而是双边甚至多边的博弈,情况千变万化。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成功,就在于设定的目标是合理的、务实的,而所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保证了基本目标的实现。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