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发稿时间:2022-09-06 10:28:30
来源:《人民论坛》作者:韩振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对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之所以发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对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科学内涵及形成过程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两个确立”由“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和“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前者强调的是实践方面的根本要求,后者强调的是理论方面的根本要求;前者是后者的实践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思想引领,二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两个确立”的核心内容和根本要求。“两个确立”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角度体现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辩证法。

“两个确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2016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要提法,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党的各级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要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17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刻阐明了这一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的同时,还进一步强调“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决议》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尤其是在总结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政治命题。“两个确立”的提出,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深刻理解“两个确立”提出的理论逻辑

确立坚强的领导核心、掌握科学的理论武器,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两个确立”重要论断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唯物史观理论基础之上的。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充分肯定历史人物尤其是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必须有一个成熟稳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指出:“革命活动只有在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全部力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立并维护党的领导核心,保证全党思想和行动统一,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和成功的关键所在。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实行一元化的领导很重要,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也都反复强调过“坚决维护中央权威”等重要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和我国国情发展现实明确指出:“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都告诉我们:要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党、治理好我们这个大国,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至关重要,维护党中央权威至关重要。”并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视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2015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无产阶级政党要想发挥好组织领导作用,还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毛泽东同志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邓小平同志也多次强调:“要造成一种学习理论、学习实际的空气”,“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过程中,江泽民同志提出:“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胡锦涛同志提出:“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实践难以取得成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和旗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全党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 

准确领会“两个确立”提出的历史逻辑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两个确立”重大政治论断,是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得出的必然结论。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政治优势。党的历史、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全党坚定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坚持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党的事业就能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弱化党的领导核心和党中央权威,缺乏用科学理论引路导航,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损失。

回顾党的历史可以看出,“两个确立”这一重大论断是从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经验中高度总结凝练提出的。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由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使我们这样一个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快步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到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两个确立”重大意义的认识和发展过程,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探索和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科学把握“两个确立”提出的实践逻辑

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科学的理论指导,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两个确立”不仅是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的制胜密码,而且是新征程上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奋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坚持“两个确立”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首先,“两个确立”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应有之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拥有9600多万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领全体人民不断抵御重大风险、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就必须拥有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党的领导核心和具有高度权威的党中央,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意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全党只有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才能把14亿多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只有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才有精神上的主心骨、理论上的定盘星、行动上的指南针,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更准确地把握历史主动,更坚定地锚定奋斗目标,更有力地应对风险挑战,进而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其次,“两个确立”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强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理论引领伟大实践,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就必须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时代和引领时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最后,“两个确立”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开启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坚持“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坚定捍卫“两个确立”上做表率,勇做“两个确立”的坚决拥护者、坚定捍卫者、忠实践行者。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民网 新华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腾讯网 搜狐网 光明网 中国改革论坛 中国新闻网 澎湃新闻网 凤凰网 经济参考网 人民论坛网 中宏网 千龙网 网易 中国教育新闻网 北青网 中国记协网 求是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央广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人大网 中国网
Baidu
map